剧本杀圈里,不同题材的剧本越来越多,是件好事。我也慢慢有了各个题材的心头好:《我于万物之中》是目前SCP基金会题材里的TOP,美剧悬疑做的最好的是《Die
Away》,情感本是《鸢飞戾天》,沉浸演绎的天花板是《黑羊公馆》,系列本是《日月星》…不一一罗列。
而刑侦本题材的TOP一直空缺,之前一个城限踩雷后,我终于在《北洋歇洛克》上找回了这份畅快。是的,《北洋歇洛克》便是目前我心里PVE&刑侦本做的最好的那个。
(PVE的概念源自于游戏,翻译过来是“玩家vs电脑”。放在剧本杀里,通俗的解释就是——“在座的玩家都是侦探,合力找出剧本里的真凶,真凶是某个NPC”) 001jbs.com
故事背景
一九二八年的夏天,是从京奉铁路的一声爆炸声开始的。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的铁甲列车,在皇姑屯被炸毁。北洋政府风雨飘摇中,投机者阎锡山提兵进入河北,账下将军傅作义通过对驻扎天津的部队的“和平改编”,进占天津。
于是,各行各业、三教九流的人都汇聚在了这。那些个前朝的王宫贵胄,当政的高官大员,什么叫大帅,哪个叫富豪,甚至习武的好汉,算命的瞎子,都在天津落脚安身。
你是天津警察厅的一名警员。
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差事,实属难得。虽然薪水不高,但好歹有一声警服穿着,也不至于受人欺侮。甚至,你靠着一技之长,在警察厅内颇得领导的认可。 内容来自001jbs剧本杀复盘网
关键词
作者:李香山(乱神馆)
时长:7-8小时
人数:7人(无性别)
推荐指数 4.5★★★★☆
推理难度 4.5★★★★☆
剧情设定 4★★★★
推进节奏 3.5★★★☆
情感触动 3.5★★★☆ 本文来自001剧本杀复盘
/以下人物介绍图为原创 蟹蟹/
/我果然对警察厅爱的深沉/ 本文来自001剧本杀复盘
值得吹的
【一】不负于独家之名的故事体量
1.基于史实改编,作者功课做的极好,彩蛋频现
《北洋歇洛克》是我从名字开始就有好感的一个本子。“歇洛克”是借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名代指侦探,“北洋”则点出了故事发生在北洋政府当政的民国时期——1928年的天津城。
北京、天津都是有一股自己的腔调的。作为一个对北京、天津都比较熟悉,闲着没事儿就溜达去茶馆听相声的人,本子里描绘的那个腔调一出来,感觉就来了。如果找不到那个味道,可以去听听冯巩和郭冬临的相声《旧曲新唱》——“竹板这么一打,哎,别的咱不夸。我夸一夸,这个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”,既皮又痞那个劲儿。
《北洋歇洛克》只在工作日开,我一个不修仙选手为了这个本子,上了周五晚上7点的车,一路盘到了凌晨3点…幸好值得。MPH谋杀派对屋的潘潘一副小报童的打扮,一副说书先生的腔调将整个时代背景娓娓道来,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…
【二】是PVE视角,但却非常好代入
1.充满天津味儿的描述,勾勒出一个时代
在《北洋歇洛克》之前,我有一个错误认知——PVE视角的本子很难沉浸。但好体验会告诉我并非如此。
SIDE A 剧本
半封闭《北洋歇洛克》的案件、人物基于那个时代背景,这里的很多人物都有现实映射。在《北洋》中,推理很重要的一点是:要揣测那个时代下、案件发生的当下,人物内心的波折所导致的选择。这个思考角度,纵使我玩过一些本子,也觉得蛮特别的了。同时这样一个体量的对史实的遵照,心意也很难得。
SIDE B 演绎
在整个故事开始之前,MPH谋杀派对屋的潘潘对这个剧本的特殊之处有过很清晰的说明。 001jbs.com
故事开始后,整个门店便化身为当时的天津府。说书人潘潘带着我们这儿转转,那儿瞧瞧。这儿是国民偶像李香山的府邸,那儿是瓜农挂着个汗巾叫卖着西瓜,还有拿着幡旗的瞎子走街串巷神神叨叨的,一副北洋的时代群像跃然纸上。 001jbs.com
不得不说白头演瓜农、小贩儿这种角色简直活灵活现、天赋异禀 剧本推理社拥有最精品的剧本解析
2.没有出现一个边缘角色,我指的是全文 剧本推理社拥有最精品的剧本解析
SIDE A 剧本 001jbs.com
如果你听到哪个玩家打完本后和你说“这个本里,这个角色很边缘,不推荐”,很正常。我也常常吐槽某些剧本给了无用的信息量,出现50个名字,可能只细写了7个,剩下的全是干扰。而在《北洋歇洛克》中,别说案件涉及到的关键人物了,就连一个只在某个案件里出现了一次的名字竟然都不白给。在这个体量下,能做到这点,属实有些牛b…
所以我要提醒每个准备去打《北洋歇洛克》的玩家,千万不要被自己的固有经验框柱,觉得可能有不重要的边缘名字。现代不!《北洋》和其他的凡尘本不一样!每一个角色!都!重!要!千万不要像我一样,因为固有想法,让自己的推理走进死胡同。
SIDE B 演绎
谋杀派对屋还是很会搞这种多个NPC、刑侦、庭审类的本子的。之前玩过白头带的一个古早本叫《所罗门的律法》,他一个人扮演、反串N个证人,男女皆可。那一场光看他都值回票价了。 001jbs.com
《北洋歇洛克》这个本子真是“全体总动员”,你在MPH看到过的DM几乎全都整上了。质询证人环节很有意思,DM非常接的住戏:
——你欺负我一个丈夫刚去世的寡妇,那我..我就哭给你看!
——怎么警察局还欺负瞎子呢,还我眼镜啊…
——没什么事儿我得回去看着我的瓜摊了啊,生意还是要做的…
——小沙弥什么都不知道,什么都没看见…阿弥陀佛
我那车老玩家搞到半夜简直是玩嗨了,一个个变成了“为非作歹”的天津警察厅探员,对民众那可叫一个肆无忌惮…我仅代表个人强烈谴责警察厅的这种行为。(狗头)
图 / 把故事娓娓道来的“天津小报童or说书人”
【三】一个日常感极强、技能无BUG的警察厅设定
1.作为天津警察厅一员的日常感满满 本文来自001剧本杀复盘
我之前吐槽过一个刑侦本的问题——每个侦探位都设置了丰富的故事,且有多个阵营,但直到游戏结束,这些故事都没派上用场,玩家也白费劲儿。所以如果作者没办法把这些东西圆回来,那不如按照《北洋歇洛克》里的新本格设定。至少体验上没问题。
在《北洋》里,每个玩家就是天津警察厅的一员,有的负责药检,有的负责鉴别,有的是百科全书啥都知道,局长嘛看好哪个员工就派他加加班=_=真的来体验一下探员的日常。 内容来自001jbs剧本杀复盘网
2. “故事跟随时间流逝发生变化”的设置,更显真实
很多沉浸式剧场都开始用“时间流逝”这种方式突出当下感和真实感。《北洋歇洛克》也用上了这个方法。
玩家刚上任的时候,白天就出去巡视巡视,逛逛gai,听听戏曲,警察厅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,还颇有几分趣味。我在戏院里玩的可开心了,恨不得再多听“全民偶像李香山”唱几曲,结束的时候真是意犹未尽。
可惜随着时间流逝,警员们终于该干正经事了。与其说是“北洋歇洛克”,我们这群人更像是“天津柯男”,走哪儿人没哪儿,噩耗阵阵。
图 / 其实…我也是李老师的粉丝
3.探员的技能设置合理,几乎没有槽点
每个人的技能都派得上用场,是查案所需。队长的技能在我看来算是个调侃的小彩蛋,哪怕在天津警察厅,一众打工人也逃脱不了“老板”的制裁啊。且技能还是有一定思考空间的,要根据案情推断,是比照决策,不鸡肋。
而这其中,某个探员的技能有那么一丢丢运气活,就像大海捞针,捞十次几乎九次都是水草。如果是一群熟人来玩,这个探员每次结果一出来,难免不被调侃成“老废物本废”“躺本选手”,但效果绝对拉满哈哈哈。
玩之前我以为是不太能沉浸的,但体验中发现,这种集体感会越来越有趣。可能玩剧本杀的人一开始都有个侦探梦吧,在《北洋歇洛克》里这一回,有其他六个人陪你一起其乐融融的脑力风暴,所以氛围越来越好。
【四】节奏上:案子密度高、可盘性强
我之前吐槽过有的刑侦本没有直锤线索、没有不在场证明,全靠开脑洞。但经过《北洋歇洛克》之后我发现,这并不是没有直锤线索的问题。
如果能像《北洋歇洛克》这样,物证、NPC证词、按天算的时间信息…只要它们能有迹可循的串在一起,提供几种逻辑的可能性,再给玩家反复琢磨推断的空间,玩家也并不会有“缺少证据、只是开脑洞”的感觉。说到底还是“证据之间的连接性”和“几层可盘逻辑”的问题。
《北洋》里案件的密集度算很高了,作者也有意识的设置了“白给”的案子,但其实没太起到缓解的作用,因为我们已然陷入了“不可能这么简单”的怪圈里(捂脸)。个人希望如果探案开始后,能再有张有驰些会更好。
【五】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唏嘘人生
没想到一个高密度的刑侦本里,在最后,还能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感慨,实属不易。
当你还原了整个真相后,会发现这一系列案件的诱因,是在整个社会动荡之下,那些小人物做出的“不得不”的抉择。 内容来自001jbs剧本杀复盘网
你为他们的命运叹惋,但又深知在时代倾覆之下,蝼蚁无论如何挣扎,都难以保全。
对老玩家来说,《北洋歇洛克》足够特别,值得一玩。我个人的遗憾之处仅在于,这样的本子最后值得一个更有力的Ending啊!现在的尾声,感觉余韵差了些,这个本子值得玩家思量更久。
剧本推理社拥有最精品的剧本解析